当地时间2日晚,巴西里约热内卢一场大火,让巴西人迎来“悲伤的一天”。因为,火灾发生地巴西国家博物馆,今年6月刚刚庆祝建馆200周年。火灾发生时,博物馆新闻秘书处说,超过2000万件藏品,很可能都被烧毁了。大火扑灭之后,博物馆副馆长克里斯蒂安娜·塞雷若表示,仅有10%的馆藏得以幸存。 火灾原因 多种因素导致“文化悲剧” 当地时间2日晚大约7时30分(北京时间3日6时30分左右),位于里约热内卢北区、有200年历史的巴西国家博物馆起火。火势在3日凌晨3时左右才完全得到控制,当天下午开始陆续有研究人员进入废墟,试图寻找幸存文物。 巴西文化部长塞尔吉奥·萨·莱唐3日说,博物馆火灾应该不是人为造成,但具体原因还需调查。 巴西联邦检察院3日发布公报说,已要求联邦警察对国家博物馆火灾及造成藏品损失的原因和责任展开调查。 不过,除了导致火灾的直接原因,还有不少间接因素,让巴西国家博物馆很难彻底杜绝这些隐患。首先,巴西国家博物馆内有许多易燃,这是火势迅速在数百个房间内全面蔓延的重要原因。其次,有消息人士称消防员救火时发现博物馆的救火设施中缺水。再次,博物馆缺钱,而且是长期缺钱。博物馆曾经向不同层级的政府求援,却没得到过足够的支持。因为政府在削减经费。 而且,巴西现在正处于选举周期,不确定因素很多,让政治人物很难把精力放在博物馆等公共文化项目上。对此次火灾,博物馆馆长表示,博物馆遭遇一场“文化悲剧”。 呼吁重建 “重建博物馆”已提上日程 大火发生之后,巴西总统特梅尔发表声明:“对全体巴西人而言,这是悲伤的一天。两百年的辛劳、研究和知识付之一炬。”里约市长马塞洛·克里韦拉呼吁国家重建博物馆,“国家有责任在废墟上重建博物馆,根据画作和图片重新构建每一处外部细节。即使不是原始版本,博物馆仍然能够唤起人们对赋予国家独立的(巴西)王室、(葡萄牙)王国统治时期、第一部宪法和国家团结的记忆。” 这一呼吁得到回应。巴西文化部长莱唐宣布了重建博物馆的四步措施。在第一步保护建筑和现场安全方面,巴西教育部已承诺紧急拨款1000万雷亚尔(约合1640万元)。巴西教育部长罗西利·苏亚雷斯说:“这笔款项将立即发放,用于保证博物馆楼体不倒塌以及现场安全。”总统特梅尔3日与金融界、企业界人士举行会议,号召私有企业为博物馆重建和文物保护提供赞助。教育部长苏亚雷斯还说,政府将申请国际援助,为博物馆征集新的藏品。 中方 我国部署博物馆火灾防控 9月3日,在巴西国博大火之后,中方应急管理部消防局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有针对性地采取严防严控措施,督促文物建筑博物馆等单位严格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责任,预防火灾事故发生。 内存 藏品展现了巴西建国历程 巴西国家博物馆最初是王室居住地,曾是葡萄牙和巴西王室的官方宅邸。根据官网介绍,官邸分为三层,第一层是接待场所,第二层用来欢迎贵宾,第三层供王室休息。佩德罗一世和他的儿子佩德罗二世,对巴西国家博物馆的发展居功至伟。前者与奥地利公主的婚姻,让巴西国家博物馆吸引了当时最知名的博物学家,贡献了不少藏品;后者则在世界范围聘请学者专家,让博物馆涉足人类学、古生物学和考古学。当佩德罗二世后来被废黜时,所有皇家物品都转移到了巴西国家博物馆,以便消弭帝制的符号。 据介绍,巴西国博馆内藏品展现了从1500年葡萄牙人发现巴西一直到巴西成立共和国的历史。每一家博物馆都有镇馆之宝,巴西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不止一个。比如,来自埃及和地中海沿岸的藏品。比如,距今1.2万年的人类化石“卢西亚”,是美洲地区迄今发现的最古老人类化石。比如,渥拉斯顿环形山陨石,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大的陨石。幸运的是,陨石在火灾中完整地保存下来。那么,这些镇馆之宝是如何展览的呢?根据公开报道,巴西国家博物馆分为四个部分:文化区包括古埃及和地中海部分,考古区包括前哥伦比亚和巴西部分。 2014年,时任中国国博副馆长的陈履生曾介绍,“这个馆的很多作品都是裸展,没有展柜,也没有护栏。”他说,“巨大的陶器、巨大的文物触手可及,就在自己身边。” 延伸 受威胁的文物如何“避难” 如果一个国家的文物遭遇威胁时,该用什么办法来保证它们的安全?以阿富汗为例,据了解,去年开始,一批阿富汗文物在中国各地进行展览,在故宫博物院展览时,231件文物出现在大众眼前。 为何阿富汗文物在中国巡展?其实,这是保护文物的常用策略。阿富汗之前经历过多年战火,现在还偶有袭击发生,但幸运的是,其国家宝藏躲过战火,包括在中国巡展的纯金皇冠、绿松石宝剑等。 目前,阿富汗国家博物馆无力照顾这批珍贵文物,因为博物馆资金短缺,连供电都无法保障,科研水平滞后,专业人才奇缺,文物修复受到制约。甚至,博物馆都无法保证合适的温度、湿度和安保。 因此,阿富汗通过在全世界巡展的办法,让国际社会关注和保护这些“宝贝”。目前,这些文物已经到过法国、意大利、荷兰、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地,现在是中国。 有相似遭遇的还有伊拉克与叙利亚,文物因战争而遭遇破坏损毁。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开了两次国际会议,要求保护两国文化遗产。2015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2199号决议,要求各个成员国协助保护两国珍贵文物。 保护各国文物,中国也有自己的方案,那就是加快建立“国际文物避难所”,以免各国宝藏在流离失所中受损。 本组文/本报记者 赵红信 新华社 央视 推荐阅读: 巴西“藏宝阁”被焚悲剧给世界的警示 巴西当地时间9月2日夜里,两个月前刚刚度过200岁生日的巴西国家博物馆发生火灾,馆藏2000多万件藏品遭遇浩劫。巴西国家博物馆的历史钟摆,暂时停留在200岁这一标志性的刻度上。 这是让2亿多巴西人民泣血的文化灾难,也是让全世界热爱文化的人们扼腕的灾难。馆内2000多万件藏品展现了从1500年葡萄牙人发现巴西一直到巴西成立共和国的历史,包括美洲最早的人类头骨化石、落在巴西境内最大的陨石等。据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克里斯蒂安娜·塞雷若透露,幸存的藏品应该不到总数的10%。 千万件文化珍宝被毁,意味着拉丁美洲失去了一大批珍贵的历史文化见证物,也意味着世界文化遗产遭遇不可逆转的伤害。这道深深的文化伤疤,巴西人恐怕永远也难抚平。 是天灾还是人祸?当然是人祸。与巴比扬大佛毁于暴徒恐怖分子不同的是,巴西“9·2”悲剧发生在一个和平稳定的国度。虽然引发火灾的原因目前未知,但绝对不是暴力极端分子故意焚毁文物。和平环境中如何保护文物,巴西“藏宝阁”被焚悲剧带给世界诸多警示,发人深省。 一是消防防火设施不到位,导致救火队员被迫沦为观火队员。且不说电线老化、裸露等眼皮底下的问题,火灾发生后消防人员发现博物馆附近的两个消防栓都水压不足,无法及时救火。结果,在约两个小时后才得以从附近的湖中取水灭火,而此时火势已经失去控制。换言之,在近两个小时的最佳救援时间里,由于没有水这一关键物,消防员只能望火兴叹,眼睁睁地看着火情失去控制,这也是博物馆此次损失惨重的最直接原因。 更何况,这座有着100多年历史的昔日皇宫内部有木地板、大量纸质文献等可燃物,更有处理文物用的乙醇、甲醛等易燃化学品,但其内部并没有安装应有的消防系统。火势一起,迅速蔓延,越烧越旺,最终楼顶坍塌,只剩熏黑的墙体在无声地哭泣。 环顾全球各大博物馆不难发现,消防防火是各家注重的头等大事。以卢浮宫为例,作为老宫殿,其消防设施先天不足,因而上世纪80年代改建之时,法国总统密特朗亲自关注扩建消防事宜。卢浮宫内安装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装置,安装有3500多个烟感探测器、3500多个水喷淋探头、100多个消防水喉和一定量的移动式灭火器。尽管紧邻塞纳河,卢浮宫地下还建有水泵房和一个蓄水240吨的水池。此外,设置两个消防监控室,由巴黎消防总队派员,进行24小时监控。试想,假如巴西国家博物馆有类似的设施装备,能遭遇如此悲剧吗? 二是靠化缘搞文保行不通,管理体制要顺畅。消防设施不到位,怪谁?博物馆方面当前不断在控诉政府投入不够、经费不足。从体制上说,该博物馆隶属于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由巴西教育部划拨经费。堂堂最大国立博物馆居然隶属于一个大学,管理上沦为一个大学的研究所,其经费来源自然先天不足。近三年来,该博物馆每年经费只有相当于区区50多万元人民币。参观过这个博物馆的民众发现,其内部电线和墙壁都已经老损,连放置恐龙化石的基座都被白蚁咬坏。博物馆管理人员抱怨称,连让消防员24小时执勤的资金都没有。缺钱落魄成这样,不出事才怪呢。 三是党争与政治内耗不断,经济衰退,文化事业跟着遭殃。“藏宝阁”被焚毁,全世界都在替巴西惋惜,但除了文化博物界人士,大多数巴西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痛心疾首。为啥?充满政治热情的巴西人把更多目光聚焦到了下个月的总统选举。 近年来,以罗塞夫总统被弹劾为起始,巴西政局陷入急风暴雨式的动荡之中,宫斗剧、纸牌屋一轮接一轮上演。政治上的动荡使得政府在遏制经济衰退方面难有作为,政府不作为、不善作为叠加贪腐横行,巴西迟迟走不出经济衰退的泥沼。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经济不景气自然影响到政府对文博事业的投入,形成恶性循环。所以,莫折腾、干实事,应该是巴西从此次大火悲剧中得到的最重要的警示。 真心希望,类似巴西“藏宝阁”被焚悲剧不要再重演。 作者:向肠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