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黑龙江热线,黑龙江新闻网,中国黑龙江综合新闻门户网站

热门关键词: 
热门TAG标签:

中国电影的历史性变革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9-10
摘要:国内观影需求迅速提高。1979年创下了全民平均观看电影达28次、全国观众达293亿人次的空前纪录。为应对井喷式的观众观影需求,国产电影生产、创作和发行均做出了许多努力探索。

国内观影需求迅速提高。1979年创下了全民平均观看电影达28次、全国观众达293亿人次的空前纪录。为应对井喷式的观众观影需求,国产电影生产、创作和发行均做出了许多努力探索。《小花》中战争描摹和细腻情感表现熔于一炉,《庐山恋》聚焦都市与青春期人物某些典型,《少林寺》讲述的武侠传奇引人入胜,而《天云山传奇》《苦恼人的笑》等,则着力展示小人物的命运和情感生活,表现出反思和批评的勇气。谢晋的《芙蓉镇》更成为标识历史与社会批判的特殊纪录。张艺谋的电影《红高粱》《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和贾樟柯的影片,拓展出新的艺术空间。电影从计划向市场经济转轨,中国电影题材持续扩大自己的选择空间,电影市场随之涌动。

《芙蓉镇》剧照

40年来,从1978年到2008年,我国生产故事影片4522部,从2009年到2017年,共生产故事影片5789部。电影题材的容量、表现形态跟全球生产有了新的连接的可能性和不可替代性。电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院线制”于2002年开始推行,2003年《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出台,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民营电影成功崛起,成为电影创作重要的主力军,中国迅速成为电影大国。被市场和网络解放了的电影生产力,深刻影响着电影创作和题材的选择,而呈现出新的特质和变化:

一是电影创作题材多种多样,非单一指向性的时代性意识增强。这源自电影创作观念不断开放。2002年,张艺谋导演的《英雄》出现了,在电影开放和改革的进程中,《英雄》无疑起了引领、激励的作用。它国内票房超过2.5亿元,海外票房1.23亿美元,创下新纪录,中国因之有了自己的商业大片。

电影产业化在重塑电影题材选择的同时,迅速带来了包括题材艺术处理在内的艺术意识前提的改变,并决定了电影创作和题材表现形态多样化的可能性。现实题材、农村题材电影大都为中小成本影片,像《马背上的法庭》《三峡好人》《香巴拉信使》《钢的琴》《亲爱的》,生活气息比较深厚,地域特色鲜明。儿童题材电影中有的作品人物形象鲜活丰满,努力以电影手段表现儿童生活与心理,但仍面临着进一步强化表达方式与接受上的情感性和价值意识。更多的电影题材表现在植根于现实的同时,也着力实现类型电影的缝合功能。如《湄公河行动》《战狼》系列和《红海行动》等,虽未能促使大众对人性价值的批判或更深层面社会问题的思考,却赋予空间以时间之维,使其备受欢迎。

二是多元目标、类型化策略纷至沓来,演绎生成空间意识建构和主观性价值选择。电影在新的世纪,特别是近十年有了迅猛发展。这时的中国电影市场已经走入全球电影舞台的中心,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2017年全国5.5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1950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同年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550多亿元。5月底,2018年的累计票房已达284.4亿元,比2017年同期增长了22.4%。作为文化产业的电影,中国追赶美国等国富有成效,在银幕数上现在已把北美市场比了下去。然而市场火爆,高票房下的负面现象仍值得反思,怎样针对目标受众增强电影创作的类型化策略,准确把握动作、喜剧、侦探、科幻、魔幻、冒险、励志、亲情等类型,或尝试多种类型元素的杂糅运用,既是电影创作中所应该秉持的特定手段,也是一种融合主体价值选择的经验自觉。现在市场和网络很发达,环境很浮躁,深陷其中的电影需要反思和超越。对于中国电影说来,如何迈出向电影强国过渡的坚实一步,成为重要的考验。

三是大片兴起年代的电影处境发生的变化,创作主体的主观性构造成为践行电影题材探索与艺术创新活动的重要意识载体。新时期以来的好电影开启了不同题材创作走向市场以至海外的旅程,填补了本土题材电影拓展市场、拓宽艺术表现领域的空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电影题材和内容实质上都受到市场的影响,有的在票房和数字“威逼利诱”下发生了质的改变。不难看到,现实题材部分作品为了市场和票房大卖,放弃对现实人生的关注与描写,《小时代》系列、《分手大师》等影片华丽空洞,没有挖掘人生的蕴含,表现人性的深度,没有体现出现实社会中的人情冷暖,让人回味真实、历史和生活的意义。电影创作在风格、样式上如何走多样化、多元化之路,怎样赢得观众发自内心的由衷喜爱,成为考验。在这方面,重大题材影片创作尽力走出困境,尝试并寻求多元化发展,像《建国大业》(2009)、《建党伟业》(2011)、《建军大业》(2017)拓展新领域,取得了包括市场在内的多方面的成功。

《战狼2》海报

四是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英雄,而任何时代电影的题材和表现,无论现实抑或历史题材都可对之歌颂与赞美。刻画军事英雄主义,军事题材创作趋向多元化明显,从《今夜星光灿烂》《默默的小理河》《高山下的花环》《血战台儿庄》,到《建党伟业》《建国大业》《辛亥革命》《建军大业》,再到《空天猎》《战狼2》等。新的主流题材电影在市场化运作上取得成功,是运用国际化的制作理念和叙事方式做了创新性的有质量的表达。2017年中国电影海外票房则达42.53亿元,背后体现的是电影人对电影、环境和时代性的文化与语境的力量的推动。

21世纪之后,中国正式加入 WTO、电影产业化、CEPA 协议签订、院线制建立、民营资本成为制片行业支柱、引进政策进一步开放,更重要的是,网络时代对电影制作营销手段的丰富,这些综合外部因素都影响着国产影片的创作与题材表现形态。视听效果的震撼与感官刺激的爆发浸染以至主导着多类型多样化的创作与市场格局,创作题材和品种受到了愈发明显的影响。

在40年来的发展中,电影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并产生了历史性的变革。电影从2002年10亿元票房到2017年的559亿元票房,2002年银幕8000块,2017年已经超过5万块。电影已经融入中国人的生活,电影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当今电影的所有创作生产和传播活动都相约走向了国家日益推动和文化自信日趋坚定的开放过程。改革开放带来中国电影创作和电影生产五个方面的转型:一、电影从短缺的文化生产供给,向繁荣活跃的现代电影产业和工业体系转型。电影制作单位数量不断增加,市场规模、电影产量和票房大幅增长,电影改革发展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二、从计划经济条件下传统的电影管理体制,通过政策保障、设施建设、系统标准和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结合,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电影治理发生深刻转变,电影市场主体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三、电影从政府主导政府投入向由政府主导、以电影企业为主体、全社会的整体参与的结构转变。四、电影与深度融合,互联网和新科技高速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五、从电影单一的对外交流,向以我为主多层次多渠道多主体的文化互动和开放转变,文化软实力、国际传播能力显著增强,核心传播指标取得明显成效。

但是,在急剧变化的中国电影生态与总体征象中,重新彰显出第二重空间的价值,呈现电影创作与题材的精神指向,使其充当人性价值的批判者和守护者,是具有紧迫性的任务。电影进入市场,是否就能等同于走进当代中国的观众心灵?笔者曾提出这样的电影之问,即:在市场之外,我们如何在内容的维度上下判断?怎样从市场转向内容要求的电影,从电影与市场语境相互依赖的关系的角度去重新发现和合理化把握电影的发展规律,发挥更重要的社会、文化功能?在准确把握 40年来特别是当前电影改革发展的总体态势的同时,如何总结经验,推动开放的文化融合与自觉势在必行。张岱年说:“一个独立的文化,与另一种不同类型的文化相遇……应主动吸取外来文化的成果,取精用宏,使民族文化更加壮大。”作为一种产业化时代的市场性存在,电影创作无法逃脱进而又屈服于市场裹挟,但是,复活、舒张电影自己的声音,在内容的维度和题材上开拓,是和不断走向开放的中国电影的精神与思想价值尺度相连,也是与世界融合、沟通、对话的结果。长期封闭的电影向世界开放,积极探索影像中国,积极表现电影的中国精神从来没像这40年来如此广泛、深刻。它作为一种文化逻辑,引导并强化了中国电影人和世界说话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