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黑龙江热线 黑龙江信息港

贺岁传统的文化由来

  古代中国根据历法的不同,最早是“四时八节”,“四时”就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后来分成“八节”,到最后就变成了二十四节气,到汉代开始,统一有了春节,而古代的春节一直叫“元旦”。中华民国初年,孙中山想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表示与旧时代的决裂,所以他把元旦放在公历1月1日。但是中国人对春节叫什么不感兴趣,我们只关心什么时候过年。元旦放在公历新年,好像跟传统发生了变化,其实没有变化。

 


  春节,是旧年过去,也是新年来临。但是中国农历的一年又是从正月初一开始一直到腊月三十,所以整个春节通常是被分两部分开计算的,春节我们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前一半是小年到除夕,后一半是春节到元宵节,一个是表示辞旧,另外一个就是迎新。
  这期间“通过”的概念最重要,就是从旧的一年进入新的一年里,所以这是人的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叫年关。过年的时候贴春联,这是有象征含义的,春联又叫封门,把门封上了,外人不许进来了。封在家里得人则要“模拟死亡”,旧的一年死去了,所以要一家人在一起,然后在正月初一那一天要放鞭炮,要出去拜年,然后就顺利地完成了这种转换。
  由北京全大来金银珠宝有限公司供稿

温馨提示:中国黑龙江热线所发布文章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中国黑龙江热线认同该文章的观点和描述。
关于我们 - 免费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互联网互发,如有侵权,三个工作日内处理。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