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生态宜居美丽通化

 中国经济网城市频道北京1月30日讯:吉林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生态宜居的美丽吉林,坚持绿色发展之路,创新绿色发展模式,丰富绿色发展内涵,让吉林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2013年,通化市围绕“两轴、两区、一带”格局,全面加强特色城镇化建设,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生态宜居的美丽通化。通化市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提高城镇化质量上,尽快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向东北东部地区中心城市的目标迈进。

    强化规划引领作用

    通化市按照国家规划导向,围绕“两轴、两区、一带”格局,进一步完善全市城镇化规划体系,加强相关专项规划衔接。

    加大中心城市建设和管理力度

    通化市加快旧城改造、新区开发、新城建设,完善功能、拉大框架、拓展空间,增强吸引力、带动力。市区城建计划投资43亿元,棚户区改造、“暖房子”工程、滨江堤路工程、出口改造、江南新桥、路网工程、桥梁设施升级和景观改造、绿化美化亮化、供水供气设施改造等工程,要科学组织安排,确保完成任务;继续把棚户区改造、“暖房子”工程与整个城建重点工程紧密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精心设计,推动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实施通化大街建设工程,对通快一级路进行拓宽改造,建成连接市区和通化县城区的发展带、景观带;坚持建管并重,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江河沿线、江南和湾湾川新城、高新区、棚户区、出城口等重点区域和重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控制性详规,要充分体现中心城市和宜居山水城市的要求,重点工程要科学设计和施工,确保建成精品;加快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继续推进“四城”联创,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建设整洁优美的市容环境。 

 加快发展县城和小城镇

    通化市高标准建设5个县城,加强水、电、气、热、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功能,提高公共服务和人口吸纳水平。通化市加快节点镇和特色镇、中心镇建设,培育发展一批工业强镇、商贸大镇、旅游名镇、民族集镇。

    有序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通化市积极推进城乡双向一体化试点,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制定土地、社保、住房、教育、卫生相互衔接的措施,争取在土地流转、农民进城等方面取得突破,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通化市坚持生态立市,推行绿色、循环、低碳生产生活模式,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加大生态系统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良性互动、相互协调、同步发展,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家园;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开展重点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垃圾焚烧发电工程,搞好重点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认真落实哈泥河饮用水源环境保护规划。全面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积极争取国家长白山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试点和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等政策;实施第二个十年绿美规划和“三北”防护林五期规划,植树造林10万亩,标准化绿化村屯200个;建立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启动市区周山治理工程,逐步推进南山棚户区改造和银厂区域及城乡结合部环境治理。(吉林省通化市市委宣传部) 

    
 

温馨提示:中国黑龙江热线所发布文章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中国黑龙江热线认同该文章的观点和描述。
关于我们 - 免费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互联网互发,如有侵权,三个工作日内处理。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