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自主创新 长虹练就智能基因

2013-07-11--IC芯片设计能力,被誉为全球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黑匣子”技术,也是外企对中国进行技术垄断的最后一块“堡垒”。 7月8日,长虹与中科院联合宣布国内首款复合型智能语音芯片研发成功,这是国内首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C芯片。

    是什么让长虹发出如此大的创新动力?

    长虹2004年提出产业价值链、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三坐标”转变,2005年,长虹沿着产业价值链向芯片、软件等核心部件布局,长虹IC事业部在此时应运而生,在美国硅谷历练过的海归科学家出任总经理,长虹提供资金和平台,不求短期效应,虽仅有六七名刚从学校毕业的研究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长虹IC事业部将目光就瞄准了彼时技术的最新前沿——Soc芯片。

    从2011年开始,虹微开始将目光投向更有商业化潜质,难度相对较低的项目,凭借之前的技术积累和日益成熟的研发团队,国内首款复合型智能语音芯片出炉仅用了9个月。

    为何长虹能成功?除了人才因素、借力绵阳科技城和成都高新区等科研实力和设备等因素外,虹微公司IC事业部产品总监何云鹏认为这还得益于长虹的坚持。他曾在2005年主导研发国内音视频首款可正式产业化芯片,“有的家电企业认为做芯片要大量投钱而将其削减,从长期来看这种目光很短浅。”

    目前,国外企业在IC芯片上的毛利率高达50%以上,国内IC芯片企业的毛利率也在20%—30%左右。该智能语音芯片正紧锣密鼓地准备装机于长虹旗下包括电视、空调、厨卫、小家电等全线智能终端,未来还将普遍应用于智能家居、玩具、汽车电子等领域,芯片需求量在未来3-4年呈快速上升趋势,到2016年市场容量将达到3000万片。

    “长虹等企业多年培育起来了‘软件硬件芯片’的智能基因,智能语音芯片不仅本身是产业价值链高端的价值金矿,还将给长虹旗下黑白融合的终端带来竞争优势和市场机遇。”家电行业专家罗清启表示,智能电视衍变从第一代互联网电视到现在以乐视电视、小米电视等个性的内容推送和信息选择为代表的第二代智能电视,第三代智能电视方向将是硬件软件和芯片互联互通互控。长虹的技术将有助于其在大数据、物联网时代抢占先机。

    从这个角度来看,长虹8年来在芯片上2亿元左右的投资很划算,“一块小小芯片带来的不只是企业自身整机竞争力的提升,更弥补四川在电子信息产业链中的短板,还将增强中国家电产业链的自主控制力。”业内人士表示。 

 

温馨提示:中国黑龙江热线所发布文章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中国黑龙江热线认同该文章的观点和描述。
关于我们 - 免费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互联网互发,如有侵权,三个工作日内处理。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